文/福雅骨科 鄭本岡院長

一般人都會認為東西壞掉了,拿來修補的材料應該是越堅固越好。例如床板架斷了一根或是桌椅的一隻腳壞掉了,拿來修補的料件應該要越堅固越好。但這個通則在骨外科臨床醫學上卻不見得都行得通。

我先前提過多次的以骨水泥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子。脊椎壓迫性骨折常發生在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常常一個用力不當,或大力坐下,就會發生。

壓迫性骨折的診斷我講過好幾次了,發生初期X光可能無法看出來,所以在第一次就一拍完X光後,我會建議病患一、兩週後再來追蹤,重新照一次X光。此時就會發現患處脊椎骨,跟上次的X光片比較已經開始呈現塌陷,而且病人也會抱怨患處疼痛不已。

由於這類壓迫性骨折不是急症,並不會立即影響生命安全,確認患處狀況能有助於擬定治療計畫,所以會再安排做核磁共振MRI確認。當診斷確定後,可行的治療方法就是在患處灌骨水泥。

先前我也說過,骨水泥的強度比骨頭還要堅硬,若把塌陷的脊椎骨灌到跟原來一樣的高度,雖然可以很快止住疼痛,但卻有1/3的機會,因為原本的患處過度強化,反而造成上、下節脊椎承受比原本更大的壓力,很容易也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如圖胸椎第七節壓迫性骨折灌注高濃度骨水泥,不久胸椎第八節就產生應力效應,產生塌陷,需灌注普通骨水泥,以防止再因灌注高濃度骨水泥,產生更多節的塌陷。

所以我的作法通常是骨水泥不要灌太多,也不要太滿,希望患處在修補後,跟上、下節脊椎承受的壓力是一致的。

但近來常有廠商來推銷所謂高濃度骨水泥,這是一種力求完美的處理方法,可以讓骨折的脊椎恢復到原來高度,外觀看起來跟原來一樣漂亮完美。

這種號稱更新的醫材所費不眥,一次費用要十萬,但我認為反而因為讓原本骨折的那節脊椎,在修復後變得比起其他節脊椎過於堅固許多,會導致受力不均,讓其他節脊椎有再骨折的高度風險。

我心目中理想的骨水泥材料,應該是硬度跟人骨相仿,而非越硬越好,在這種材料出現之前,對於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我還是建議應該採取不要灌太滿的作法,當然也不要灌高濃度骨水泥。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