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肌肉起點是尾骶骨第二到四節前側外緣,肌肉終點是股骨大轉子(髖部可摸到突出來的骨頭,台語稱「大腿頭」)。梨狀肌收縮時,可以讓大腿外轉張開。

坐骨神經從體內離開坐骨孔經過梨狀肌,緊繃縮短發炎的梨狀肌會壓迫或影響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而這種偽坐骨神經痛,就稱為『梨狀肌症候群』。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率約是1:6。

不良的坐姿習慣是得到梨狀肌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翹二郎腿或是大腿外轉張開的坐姿(如盤腿坐),就是梨狀肌是收縮產生的動作。在使用過度,或是不慎摔傷撞擊到梨狀肌部位時就會產生梨狀肌發炎與激痛點,進而產生梨狀肌症候群疼痛。

梨狀肌症候群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主,臨床上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特別是運動員,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或肌肉鬆弛劑,可以減緩疼痛並放鬆梨狀肌。復健的手法如熱敷,短波,經皮電刺激,徒手治療也可以緩解疼痛與肌肉緊繃。另外局部類固醇注射也可以緩解症狀。

梨狀肌症候群嚴重時骨盆附近的軟組織開始變得發炎,可以考慮以PRP–(自體血清療法或稱再生療法),來消除軟組織的發炎現象及刺激軟組織復原。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