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2018-04-14
退化性髖關節炎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身體能夠活動自如,各部位的關節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人類各種關節疾病中,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年紀增長、或遭受外力傷害,均會導致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包括肌腱、韌帶、與包覆關節腔之關節囊)強度不足,進而影響到關節的穩定度與正常運作,久而久之即造成關節面軟骨逐漸磨損,甚至引發疼痛,這代表著退化性關節炎已經發生了。一般來說,當年紀超過四十歲時,就有可能開始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
退化性髖關節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被當做一般扭傷或肌肉酸痛而不以為意。漸漸地,疼痛感在長時間走路、跑步、或騎單車後變得愈發強烈,除了鼠蹊部一帶會酸痛外,可能連大腿外側及臀部也會痛。隨著病情發展,不只早晨起床時會感到關節僵硬,從事一些需要半蹲的動作如綁鞋帶、撿東西時也會感到困難,從坐姿轉換為站姿也可能引發疼痛,並因關節活動度逐漸受限而演變為跛行,更有甚者連休息或睡覺的時候也會痛。
退化性髖關節炎依嚴重程度共分為四級,當軟骨幾乎磨損殆盡時,即會造成骨頭與骨頭相互磨擦,引起疼痛。
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作屈伸、內收、外展、內旋轉及外旋轉運動。骨盆是由左右兩髖骨每一髖骨是由髂骨(腸骨)、坐骨與恥骨三塊骨頭組合及薦椎和尾椎的椎體所組成的圓盆狀結構。一般男性的骨盆較大且較強壯,承受更多的重量。女性的骨盆較淺較廣以便分娩。
導致髖關節疼痛的原因:
- 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原因很多,有43-50%目標病患是先天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發生年齡大都超過50歲。有症狀時,經由髖關節X光攝影可以判斷髖關節炎。髖部疼痛是由關節炎所引起的,通常痛在腹股溝或大腿,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更進一步的炎症或關節損傷。患者常常因為上、下樓梯臀部劇烈疼痛,或是走路時感到寸步難行。久坐以後,突然要站起來會感到腹股溝部位劇烈疼痛,或運動一段時間後,患者會感到不適與酸痛。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發生於四-五十歲的人居多,原因多為類固醇及酒癮引起,臨床可分作六期。
髖關節炎以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狀與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相似,腹股溝疼痛及髖關節疼痛, 内旋,外展困難,走路跛行,夜間疼痛,且疼痛比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厲害。早期(第1、2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不能從X光判斷出來,是故容易誤診為脊椎問題而開錯刀。 - 滑囊炎:
臀部附近有三個囊(稱為"滑液囊")。這些囊填充有流體。他們幫助坐墊和保護關節。滑囊炎"囊"過敏或發炎引起疼痛。有人側躺一邊或壓在自己臀部的一側,就會引起受壓測的髖關節疼痛,此時髖關節滑囊炎通常會讓患者感到更加的痛苦。患者常常因為上下樓梯時,會感到劇烈疼痛無力。 - 肌肉或肌腱發炎:
髖關節附近有三個主要的肌肉群幫助臀部的運動。這些肌肉的肌腱,附著到髖骨及股骨上,常因過度使用,可導致髖關節疼痛。大腿在一個特定方向過度移動,造成肌肉或肌腱發炎疼痛。 - 神經的問題:
臀部有許多神經經過,例如坐骨神經。這些第四、五對腰椎神經與薦椎第一、二神經,神經通過臀部坐骨後,往大腿、膝蓋及小腿方向往下走,神經有可能被壓迫或損壞,而引起髖部疼痛(神經痛)。患者也有可能在腰椎部位即受到椎間盤或是骨刺等原因,造成神經壓迫問題而引起的疼痛,也常常感到在該地區造成刺痛或麻木。在脊椎神經壓迫,嚴重一點的神經壓迫問題,造成神經受損,引起腿無力或肌肉萎縮。
髖關節疼痛治療方式:
- 服用藥物,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 局部注射類固醇藥物,可以減少炎症。
- 復健治療:有一些運動可以復健:髖關節肌肉伸展或練習,可以幫助你減輕痛苦。 在你做這些伸展運動前,熱身或局部髖關節熱療。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建議減壓手術治療,晚期則需要人工關節置換。
- 嚴重的髖臼關節炎,建議手術更換髖關節。
- 血清治療 – 自體血清治療:
分成兩種:
1.PRP (platelet rich plasma)血清治療: 人體血小板有自己修復自己組織的功能,PRP也含有生長因子,抽血經過變頻離心後,將血漿內富含血小板及生長因子抽出,打入發炎的關節或組織,產生修復自己組織的機轉, 但因為沒有抗發炎的因子,所以注射初期並沒有效果,也不能止痛,要注射幾支後才產生效果,因為有修復的功能,其效果比玻尿酸好, 對於中等程度(第二三級)的退化關節炎,是值得一試的治療。
2.Cytokine(Orthokine)血清治療: 關節疼痛是發炎的機轉 ,人體血清含有抗發炎因子(interleukin-I Ra),可以與發炎因子產生拮抗,相互競爭, 佔據神經接受器,使發炎機轉消失。製作過程: 抽血經過特殊試管恆溫至數小時後,抗發炎因子(interleukin-I Ra)達到最高濃度,我們再離心抽出血清,打入發炎的關節或組織,產生止痛及修復自己組織的功能。因為它也含有生長因子,所以注射效果比 PRP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