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尿酸)
不要把痛風當成肌腱炎!
在骨科的診間裡面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患者主訴:「醫師,我可能前天跑步跑太多了,今天感覺好像腳趾扭傷了,這是否肌腱炎還是關節扭傷?」
有經驗的骨科醫師聽到這樣的主訴會警覺到:「來者可能是首次痛風發作的患者!」因為運動扭傷不會過了那麼久才開始痛,這時候若觀察到疼痛患處有關節紅、軟、熱和浮腫,安排患者進行尿酸檢測,有很高的機會確診痛風。
尿酸結晶是痛風的基本成因。血液中過高的尿酸濃度無法被順利代謝,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進而引起的反覆性發炎,這就是痛風!發作部位除腳外,膝蓋,手肘,全身關節都有可能。
包括飲食習慣、遺傳,以及腎臟對於尿酸鹽的清除率下降都可能造成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進而形成痛風。從這裡就可以得出有痛風(血液尿酸濃度過高)的患者,應該減少易造成血液尿酸濃度升高的食物攝取,或是想辦法提升尿酸代謝效率,才能有效避免痛風帶來的疼痛。
有關痛發好發群族特徵中,值得一提的是男多於女;原住民多於漢人,但女生停經後發生機率則會增高,肥胖的人也容易伴隨三高(高血脂)發作。
現在有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可以運用來有效控制尿酸的形成或加速尿酸的代謝。為免造成肝腎負擔,對嚴重的痛風患者投以抑制尿酸生成藥物是較佳的治療方法。
疼痛是痛風的主要症狀,所以有連風吹都會痛的諺語!有的人因爲害怕吃多了非類固醇止痛藥會傷肝腎,總是忍著疼痛到無法忍受才開始吃止痛藥。其實這樣反而造成反效果,因為疼痛期拉長,一來影響正常生活,二來疼痛久久無法改善,到最後反而吃了更多、更久的止痛藥物來緩解症狀。所以一有痠痛感就立刻吃藥才是正確的選擇。
痛風即將發作時,患處感覺微微痠痛時,就應該立即服用止痛藥。這樣通常隔天就不會感覺疼痛,不影響正常生活。此外,痛風經常在夜間發作,建議應在房間雖手可得處準備止痛藥及開水,方便患處有些微痠痛感時能立即服藥。
冬季是痛風的好發季節,推測跟飲食習慣有關,國人習慣在冬季食用的薑母鴨、燒酒雞、火鍋、帶殼海鮮等等高普林食物都容易促使尿酸增高。酒類中啤酒是應該完全禁止的,紅酒或威士忌等烈酒也應僅少量攝取。但過去被認爲痛風患者不應食用的香菇、黃豆製品等近年來被證實影響不大,可正常攝取。
嚴重的痛風患者應持續服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雖無助於止痛,但可減少腎臟代謝尿酸的負擔,避免過多尿酸無法排出進而形成尿酸鹽結晶沈積造成發炎。而長期吃藥會將皮下結晶(結節)慢慢代謝消失。
痛風不會治好,但要好好控制。依照醫師指示服藥,飲食注意避免攝取易形成尿酸的食物,也能跟痛風和平相處,過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