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雅骨科 鄭本岡院長

我的一位小兒科醫師朋友近期因為下背痛,甚至感到腳趾麻木,懷疑自己是否長了骨刺壓迫到神經所導致。於是就近在自家附近找了間骨科診所照X光,果然發現自己的腰椎附近長了很多的「骨刺」(如圖)。

於是他跑來找我,詢問我的治療建議。我一看X光片,笑了笑跟他說:「先別急,你這個骨刺是正常的骨質增生,年過四十多少都會有一點,是正常退化現象。這樣的骨質增生在臨床上是無意義的,甚至實際上反而為脊椎提供了更好的穩定度,算是老天爺給上了年紀的人的恩賜。」

至於下背痛甚至腳趾麻木的問題,因為我知道這位好友的門診病患數量極大,工作型態是長時間久坐,其實很有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而且我的診所裡又沒有MRI可以檢查他的椎間盤是否有問題。不如把診斷流程倒著試試看。

一般來說要診斷梨狀肌症候群是用所謂的排除診斷法,因為有幾種導致類似症狀疼痛的症狀發生機率都比梨狀肌症候群高一些,所以要先排除間盤炎(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經根病變(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轉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等問題後,才會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

但這些問題大多需要MRI的高階檢查才能確診,我在沒有MRI可用,又知道來者的久坐工作型態,因此就大膽假設他有可能只是梨狀肌症候群。

於是乎我這時我請他平躺,把腳抬高,確認他的腰不會疼痛,接著以手指觸診臀部中間,可以找到明顯的疼痛點,就幾乎可以確認為「梨狀肌症候群」了。

也就是說,他的背痛及腳麻只是梨狀肌因為長時間久坐,因而緊繃腫大,壓迫到坐骨神經,是坐骨神經痛的病因裡面最好解決的一種。

一般來說就是保守治療,大約70%以上的患者只要透過休息、口服消炎藥及肌肉鬆弛劑,以及熱敷電療等傳統復健都能獲得改善,但若生活習慣不變,也很容易復發。

若是病況較為嚴重,或是希望治療效果更快更好,則可以考慮自費以「律動療法」配合運動復健徒手治療,都能有助於解除梨狀肌的緊繃腫大狀態並消除疼痛。

另外在超音波導引的協助下以PRP自體血清注射在患部,也是症狀嚴重患者很好的治療選擇。只有極少數非常嚴重的病患需要進行梨狀肌切斷手術。

這邊要再提醒一下的是,常用於椎間盤突出病患的腰部牽引復健,對梨狀肌症候群的患者是無效的。

所以精準辯證,才能對症下藥。引發疼痛的病因不同有不一樣的治療手法。更不用說,把下背痛歸因給腎臟的因素,外科疾病當作內科疾病來醫,當然更是徒勞無功了。(詳見我先前的文章–腰痛不是腰子(腎臟)不好!)

 

分享此文: